2018年写过SPIE(一个全球光学协会)发布的全球光学从业人员的薪资报告,最近的一份报告是2024年薪资分析。略更新一下。
中国的薪资数据呢,样本量不是特别丰富,有些数据看起来和咱们自己的感受会略有不同。所谓的薪资中位数,这基层员工与管理层,普通技术人员与高级技术专家,这之间的差异挺大。
数据呢,做个参考即可。
先看一下中国光学领域的薪资变化,2011年年薪中位数是9万人民币,2023年是30万人民币。总的感受是基本符合中国光学从业人员的变化趋势。
再对比一下中国周边几个国家的光学从业者的相对变化。中国和新加坡的薪资提升比例是比较明显的。韩国基本没动,日本在下滑。
看一组对比,我把相关的几份报告的数据整合在一个数据表格中。
SPIE有一个增长趋势表,我按刚才重新整理的数据,重新拟合进去,看一下趋势对比。中国的薪资增长相对于其他地区,有非常非常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2011年到2023年,跨度13个年头,中国的薪资是3.3X,基本上是持续增长,我自己的感受有二,其一是中国的光学设备上全球占比第一,光学模块制造商2010年top10仅一家中国企业,2023年则全球Top10有中国七家企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其二感受则是中国的高学历光学人才占比增大。
日本2023年薪资是2011年的1.1X,略有增加,但近几年是在下滑。
欧洲、美国、英国,2023年薪资中位数是2011年的1.3X左右。
中国的光学从业人员按工作年限划分,工作11-15年,是经验丰富,且年富力强三十多岁的阶段,大多数属于骨干力量。
由于光学从业人员的制造类和研发类的差异比较大,我再增加一组对比,高学历的中国光学从业者基本符合亚洲高收入群体的感受,工作15年以上,薪资50万以上,应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再看一下,女性从业人员的薪资对比。普遍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
从我个人的观察角度来看。在行业待的年头越长,我开会时碰到女性参会比例是越来越少的,从事高级管理的女性比例也在降低。但能遇到的这些女性,无论是学校教授,研究所科研人员,还是企业里的技术专家,业务能力十分强大。
女性在传统的社会分工中,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庭角色,包括家务、生育、教育等等,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而男性或者说大部分男性是以社会角色为主的,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全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研究中去。
~~~,我结婚二十多年了,大概十多年前正式带娃很耗精力的时候,我和大哥几乎工作和生活得不到一点喘息的时间,经常开着会出来接娃放学,经常带着娃在办公室加班,经常带着娃去学校听课,带着上幼儿园的娃去学校听半导体的课~~~,那么一个阶段。
大哥的老板当时就总提一句话,“让你媳妇辞职带娃吧”,如果不是大哥的支持,也许我就真的在某个时间点永远失去了被统计女性行业薪资的机会。
这种支持,在日久天长的某些时刻会变得更难。
在凌晨两点多,大雨,大哥把娃放在车里睡,开车送我去公司加班....
半夜12点,大哥带着娃在公司门口等我下班....
娃发烧需要连续一周输液,我和大哥加完班每天夜里一点多,再带着娃去医院。
我的这个公众用户数不算太少,从侧面可以观察一下光学行业中国女性的比例,从年龄分布26-45岁占比80.5%,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中女性仅23.7%的占比,四分之一。
回到薪资,不同的学科,薪资也不一样。学术研究单位与企业也有所不不同。
企业里的半导体专业,是一个实操能力非常苛刻的技术要求。在企业和研究单位,二者的薪资差异非常大。我们自己的感受也很明显,半导体,无论是光学半导体,还是射频半导体,写论文很容易,可做出产品太难了。
就这个MOCVD的外延生长工艺,有多少理论知识都不代表可以做出产品。
另外呢,光学、电气电子、半导体....,这些专业的受访学生中,博士生占比63%,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咱们这个以高科技的新型技术为主的产业,专业知识能力是很重要的从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