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T58 解读旭创一个750微米间距Zblock与250微米间距探测器的光纤扇出
Y7T59 解读旭创第二个750微米间距Zblock与250微米间距探测器的变焦透镜组
接着来,前情不赘述,用楔角片和一个大透镜,也能实现间距变化
Y7T56 硅光集成垂直耦合光纤角度固定方式,提到楔角片,在隔离器,WSS里也提到楔角片,利用楔形斜面角度不同,起到光路折射角度的变化,可以用于降低反射,也可以用于下图这样光路偏折。
Zbloc出来的平行光,间距750微米,通过楔角片组合,分别对光路进行偏离设计
我简化一下,光路在空气中延直线传播,当我们取下图L1、L2、L3、L4不同的长度时,垂直方向上的光路间距就能调整了,本质是一个三角形的简单计算。
我们在合适的地方放置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与楔角片组合的横向距离严格控制,则凸透镜的输出光路的纵向间距就能控制,选择纵向间距250微米的设计即可。
我们探测器,常用的贴装方法是COB或COC,光垂直入射,这就需要一个水平光路向垂直光路的转换,第一个方式用的是光纤,第二个方式是反射棱镜
这个反射棱镜,目标是90度转折,45度反射面,但由于高速器件的端面反射,需要做一个角度偏离,这在Y6T217里写过的。公众号主页下方,放了这两年约800篇的链接
接着看垂直光路,探测器上方有微透镜,250微米间距,微透镜的几种方式在Y4T341、342、343
在大透镜下,再放一组透镜,是为了缩短整个的光学路径,
大透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长度的变化,缩短光路的纵向间距,那就很难兼顾右侧的聚焦长度
通过增加一组微透镜,起到缩短光路路径的作用,方便光模块整体光学组装的空间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