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T74 新易盛长距多通道接收光路

更新时间:2021-03-15 11:03:59 阅读量:1337

长距传输的接收端,接收灵敏度不足,但还用不上相干技术的话,可以在接收端加SOA,做信号放大,提升灵敏度性能,满足长距离传输的要求。

新易盛就有一个加SOA提高接收性能的方案


1.jpg


拆开BOX,看光学器件,光从下图右侧接收,入射到光环形器,一部分用来做功率监控,一部分来做光学信号接收转换,因为SOA有增益放大,为了避免SOA饱和或探测器大功率击穿,对SOA的入射光信号的功率要做控制,在SOA前要放一个可调光衰

SOA置于TEC上

多通道,用Zblock做分光,Y6T267 名词解释:Zblock

之后每个通道的信号,通过自己的透镜,反射棱镜(水平转为垂直向下),进入探测器,探测器后,连接TIA。

 


2.jpg


Y7T58 解读旭创一个750微米间距Zblock与250微米间距探测器的光纤扇出

Y7T59 解读旭创第二个750微米间距Zblock与250微米间距探测器的变焦透镜组

Y7T60 解读旭创第三个750微米间距Zblock与250微米间距探测器的光学处理

把三维图,放到二维平面,新易盛用了一个棱镜组合的环形器,一方面做光学分光和路径变化,另一方面做光隔离



3.jpg


4.jpg


具体光路,在Y5T164棱镜组合微型光环形器里画了二十多个图来解释环形器的内部光路以及隔离的四分之一波片的作用。这里不赘述。



5.jpg


三个主要的镀膜,一个是全反,一个主信号光路增透,入射到可调光衰减区,另一个是分光,分出一定比例的光信号来做功率监控。



6.jpg


新易盛的这个方案,好处是不再额外放隔离器,就能降低整体的反射,劣势是还不够小型化,方案略显复杂。

他们的改进思路是,在光接口内置隔离器,之前写过旭创的方案里,隔离器的设置方式参考图片就行

Y7T61 解读旭创相干模块中可调谐外腔可调谐激光器

Y7T66 解读旭创光口隔离器设置

棱镜变得简洁,且功率监控探测器,和可调光衰全部在棱镜的下方,空间进一步缩小。



7.jpg


8.jpg


棱镜也只有两块组成。



9.jpg


光路图,我按光学路线进行编号,



10.jpg


①,绿色棱镜的两面都是全反射膜,在第一个面反射后,经由可调衰减(为了SOA的简洁)反射输出。

② 可调光衰对光路反射后,进入蓝色棱镜

③,蓝色棱镜下方是分光膜,一部分用于功率监控,另一部分用于主信号灵敏度光电转换

④,主信号光路,再次有绿色棱镜的反射膜,将光反射后,通过蓝色棱镜输出,进入SOA,蓝色棱镜的左侧面,镀增透膜。


2021年技术交流按计划进行,这周六9:00-12:00,14:00-17:00,议题是气密和非气密、探测器以及光模块产业链,客服18140517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