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写过,400G DR4,不需要合分波,相对来说用硅光集成做这个方案比较简单。但400G FR4,有MUX和DeMUX,合分波的器件用硅波导来做的话,很难。 尤其是收端分波。
前一段时间,有POET说他家的400G FR4,用了独一无二的低损耗材料设计。
想了好些天,才弄明白是说的啥材料
我按比例计算8吋,200mm晶圆,切500片,POET的芯片尺寸大约5mm x 12mm
波导结构如下
前头有俩凹槽,是用来分别贴装激光器和探测器的。激光器的合波容易实现,接收端,不出意外的话,他家用了多模干涉来平滑分波透射峰顶的平滑度
发射端合波光谱
接收端分波光谱,(发射是自己的,收端是适配其他家的,要有波长冗余)
低损耗材料,其实就是氮氧化硅,
降低氮氧化硅中的氮含量,折射率偏于二氧化硅
提高氮含量,折射率更接近氮化硅
通过调整原子比例,可以调整折射率。
为什么调整折射率这么重要?在Y7T102 第一根光纤的诞生
要实现低损耗,就要扩大模斑,且依然得是单模,那需要芯/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小
需要两个条件
精准控制折射率
制造两个折射率非常接近但都很稳定的材料界面
氮氧化硅的折射率可调整,就成了一大优点,用二氧化硅做包层,用氮氧化硅做芯层,则控制原子比例,讲折射率调整到接近二氧化硅,但略大于二氧化硅的程度,降低损耗。
使用这种方式,做低损耗波导的很多,比如合订本的第592-604页,就是几种不同的低损耗芯层制作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中,控制折射率不难,难的是应力如何控制,在材料生长过程中,如果有很大的内部应力,产品可靠性就是问题,不足以从学术进入产业链,成为我们实打实的产品。
POET,用多层逐步沉积,且逐层调整材料的原子比例,用于应力控制,并总体计算等效折射率。
小结一下:
低损耗材料,氮氧化硅,生产工艺,逐层沉积,形成张/压应力间的有效分布,降低芯层的总应力
补充一条,氮氧化硅的芯层,需要和硅衬底有足够的厚度隔离,否则,光会泄露到衬底中去,一般控制厚度大于4μm,泄露就可忽略。
这周日议题:光模块与硅光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