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开始相干光模块在通信市场的逐步应用后,窄线宽激光器做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发货量逐年升高。
这些窄线宽激光器,除了要求线宽越来越窄,来适应更高速率或更长距离的应用外,可调谐窄线宽的激光器还出现了高功率的需求。
最近两年,咱们产业界以16dBm为界来划分低功率与高功率的窄线宽激光器。
高功率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高阶调制格式的产业化
16QAM首先用于400G的传输,接着开始下一步的32QAM/64QAM的标准化动作,以及256QAM或更高阶调制的学术性探讨。
调制格式越复杂,对信噪比的要求越高,收窄线宽可以降低噪声,提高功率配合收窄线宽可以增加信噪比。用于复杂调制格式中的相位识别。
第二个原因是硅光集成技术在相干模块中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速率短距离的DCI中,相干下沉现象十分明显。
前两天写的,硅光集成,波导的插入损耗大,耦合损耗也很大,这就需要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才能弥补这个损耗。
其他场景,比如说在无内部放大器时,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也是一种相干模块的技术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