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创最近的新闻是被长飞收购了部分股权,控制权转到长飞那里去。
2021年博创的收入挺高的,11.54亿元,比2020年的7.767亿增长了48.6%,主要的增长点是接入网的combo PON OLT光模块,这一块的技术是源于之前收购的成都迪谱,而迪谱以前是光恒投资的,光恒就是被长飞收购的那个光器件公司。
博创在这几年的成本分析中,人工成本与制造成本持续降低,人工成本从2018年的18.36%降到11.76%,制造成本从2018年的12.9%降低到9.7%,这都意味着工厂的生产越来顺,对制造业而言,降低这两项是很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方案与材料是基本业内通用的,人工成本与制造成本才是各家光模块/光器件制造业的Pk之处。
博创在PON OLT模块里,增长不错,但在数通的销售额处于下滑。
PON OLT的模块是包含在电信领域的,电信的产品销售数量2020年231万个,2021年涨到342万个
数通的销售数量,2020年还有35万只,到2021年数量降低到32万只。
2021年的电信营收11.1亿元,数通的营收0.4亿元。所以,之前有个项目【年产245万只硅光收发模块技改项目】,因为硅光集成的模块,一方面用在数通,另一方面少量的用在5G上,而这俩领域,博创都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测销售量,所以在2021年对这个项目资金做了调整
说一下长飞,长飞在2007年营收21.756亿,到2018年一路飙升到113.6亿元,10年五倍多,这啥概念啊。
在2018年,他们启动自研光模块的内部项目,2017/2018时候运营商开始考虑直接集采光模块,把运营商-设备商-模块商的传统长链条,缩短成运营商-模块商,运营商-设备商,运营商-光纤光缆商,这样的短链条。
也就有了业内的两个调整,传统的设备商华为中兴烽火等等开始切入光模块制造,原来的肥肉想继续持有,光纤光缆商组建光模块团队,想在新的变化中多抢一块肉
长飞在不断增长中,需要有新的业绩增长点
与光恒的接触在2019年,2020年初发布消息,这个时间点是长飞业绩大跌的时候,从2018年的113.6亿,跌倒77.7亿,少了35.6亿的收入,那一年宏观上有国际形势变化,微观上就是光纤光缆的价格跌了40%,咱经常开玩笑说,光纤比面条还便宜。
长飞少了35.6亿的收入,而光恒2018年的营收是4.38亿元,虽然收购51%的光恒股权解决不了继续增长的困境,但总比自研的模块组,业绩来的快一些吧。
光恒2020年的收入,有两个数字,不知道长飞的财报里是如何定义的,一个是3.67亿,另一个是4.9988亿。2021年的收入6.31亿。
光恒是做器件的,光恒曾投资一个公司迪谱,迪谱后来被博创收购,光恒被长飞控制,再后长飞收购博创控制权
博创2021年营收11.54亿元,光恒2021年营收6.31亿元,这俩公司的部分收益归属长飞,虽然还不足以让长飞回归到2018年的高光时刻,但总还是有些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