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众号是读书笔记开始的,刚开始理解不深,用于做示意图的风格,也是千奇百怪,各有不同,不忍再回视。
现在,从光模块的光这个字,不同理解深度叠加,呈现了洋葱效率,以前不怎么想得通的,慢慢能想通,慢慢修正错误,过滤并沉淀了一部分准确知识点,形成内圈,在洋葱外侧,还在一圈圈辣眼的摸索……
这个过程中,图越来越漂亮了,真的
就特别搞笑,看书看文章,做个笔记,帮助理解是图的使命图的职责所在。但画着画着,对有些文章,竟然滋生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想法,想给他们的文章中,重新再补几张图
一个理工科的中老年,对图出现了矛盾的想法。
一个想法是,图不重要,不就是辅助理解的么,2020合集就严格执行了我矛盾的这一头,图小还有七百页呢,沉甸甸的压手,图要再大点,就超出人家装订机的厚度极限了,手太累。
另一个想法呢,图当然重要,我们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练眼的,画的时候挺大,在我32吋的显示屏看的效果杠杠滴,印出来像个豆,眼睛太憋屈。
前些日子,把今年OFC的内容整理了一下,这是观察咱行业技术的一个集市,趁着在没有被嫌弃之前,把PPT装订起来,做为一个节点备存留查。
不断嫌弃自己,也是很让人难受的一个性格特点,一点不想看以前写的字,以前画的图,觉得都是稀烂稀烂的,虽然快到老年人了,要学会慈祥,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要接纳自己。
这么劝自己呢,也管用,就是管的时间不长,大哥后来就摸索了一个方法,要快,赶紧装订,晚了就来不及了。
为啥只有2020和2021合集呢,其实曾经的2016,2017,2018,2019,在家里电脑里都有的,只是在整理初稿后忍不住要修改,陷入了无尽循环中,再也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版本出现。
2020合集/2021的出现,是大哥总结的经验,下手要快,快到我来不及后悔,这个就能成。
OFC一个道理,今年画了很多图,也讲了好几个小时,装订慢的,就湮没无闻,今年才第一个册子,一样的铜版纸,比合集大一些,图超大,大到只剩美感了。
看一下内容,这些留着对我来说是个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