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8T220 上周末8月6号光模块解析与6月份那一期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08-08 08:08:32 阅读量:597

光模块的解析,看宏观的议题似乎每一期都一样,也有些小伙伴说,干脆做成视频回放不是简单又省心么,是省心,只是我做不到罢了。熟悉我的人,知道每一期的PPT内容会不一样,每年年末和年初做课件对比,基本上属于换了一个整套。另外,我的压力来自于每一次都拖堂,时间不够,很想展开来讲的更细一些,时间又不太允许。


1.png


对这个压力,我大概是这么几个解决途径一个是,把一部分未来变化不大无需更新的内容独立出来,制作成回放视频。

·  4月和6月之间,把光模块、光器件可靠性的GR468内容挪出来,制作了两小时的视频

·  6月和8月之间插入了光纤这部分挪出来,制作了两小时视频

缓解一下课件本身的压力,7月23号把光纤这一部分2小时140页的PPT,主要解释了几件事1950s,电缆通信的瓶颈,寻找新的传输方式,可选方案是微波或光波做为载波,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光纤做为光波的传导介质,如何实现的几乎无限的带宽/几乎为零的损耗/几乎为零的成本,并在与微波的PK中胜出。光纤的低损耗如何实现,光纤的色散是如何导致的,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光模块的限制....一个是,把每年实时的内容做个归拢,比如OFC、CIOE、ECOC中与咱们光模块技术相关的内容,等等一个是,把每天写的光模块技术细节的部分,从微信传到咱们自己的网页。一个是,电话、见面,约个时间单独聊
进入正题,8月6号的内容用了6个小时做解读,从需求、趋势以及市场这个角度来看光模块,涉及的技术实现比如激光器如何发光原理,调制器的电光效应等等,分拆到后面几周展开讲。按照顺序看,蓝色的部分属于8月新增■ 光纤通信的起源和特点

·   电缆通信的TDM是什么调制方式?,第一代的光纤通信沿用的是TDM

·   TDM方式在电缆上呈现了趋肤效应,传不远,而光纤不会

·   光波通信是微波通信容量的10的5次方

·   电缆/微波/光纤这几种通信方式在当代的应用场景

·   光模块是介于全电通信与全光通信之间的光电配合通信的第二阶段的特殊产物

·   为什么现阶段用电芯片做交换芯片,光开关与电开关相比的劣势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 互联网的流量催生了光模块细分领域的产业化

·   光模块的特点是互操作性,标准化,目的是降低产业成本

·   光接口标准化,实现互操作

·   电接口标准化,实现互操作

·   封装标准化,实现互操作

·   软件标准化,实现互操作

·   光模块30年总的市场趋势更新,以及每一个阶段和那个阶段的主要光模块类型

■光模块的主要功能

·   信号格式:NRZ/PAM4/QPSK/QAM-n

·   电信号接口:gearbox,频率与衰减的兼顾和选择,电信号的MUX/DeMUX与光信号MUX与DeMUX的不同。

·   激光器的选择:VCSEL、FP、DFB、窄线宽可调谐的不同场景下的性价比

·   调制器的选择:是否需要,如何选择电吸收、MZ、IQ,

·   探测器的选择:PIN、APD、平衡探测器

■ 相干光模块的主要趋势与技术选择

·   TDM到WDM到相干到SDM的发展路径

·   中继方案与中继成本,EDFA与WDM互为扶持的技术特点

·   相干到底是什么?


2.jpg


3.jpg


·   相干技术的代际发展

·   相干技术未来持续发展的瓶颈

·   相干光模块100G、200G、400G、800G的细分市场趋势-更新

·    400G相干模块的再次细分的市场趋势

·    干线按材料体系划分铌酸锂、InP、硅光的各自趋势及原因

·    相干接收的三种方案对比:PLC、InP和硅光,以及主要结构

·    IQ调制器的四种方案对比:体铌酸锂、InP、硅光和薄膜铌酸锂,以及电光效应并不是相干模块的第一瓶颈,射频损耗的限制更严重。

·    InP集成与硅光集成在相干模块中的区别以及优劣势分析

·    IQ调制器、ICR接收机、以及IQ+ICR的集成方案--市场趋势

·    可调谐激光器的多种方案--10+种类型的一览,第三周激光器章节展开叙述

·     ACO与DCO的市场趋势

·     DSP的功能、工艺节点、功耗--更新

·     SDM做为下一代骨干网通信的主要原理

■ 数据中心与以太网光模块

·   数据中心是第三代互联网高流量时代的新的细分市场,主要的部署特点与流量特点

·   南北流量与东西流量的区别

·    以太网按速率划分的2010-2027年的市场总趋势

·    硅光在以太网中的应用机会和市场占比(硅光技术在第四周展开细讲)

·   200G、400G光模块的细分市场趋势

·   下一代1.6T、3.2T CPO的标准化进展,以及6.4T CPO的内部结构

·   非气密封装与数据中心的互恰特性--5G与PON的光模块则无此机会

·   数据中心与相干下沉

·   区分热插拔、OBO、CPO以及CPO的主要特点,以及CPO的优缺点

·  目前的CPO进展

·  CPO发展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不同技术特征

·  数据中心对光模块降低功耗以及热处理的迫切需求,

■ 无线基站的光模块技术特点

·  回传、前传与中传的由来,以及如何划分

·  无线基站与中国成为主要市场的原因

·  2022年第二代5G前传光模块从25G向50G演进

·  更新-按速率划分的无线基站光模块市场2010-2027

·  更新-前传与回传光模块的总趋势2010-2027

·  无线基站光模块对激光器的可靠性要求与数据中心要求的巨大差异

■ PON光模块技术特点PON光模块的技术选择是由市场低成本接入需求导致的。


4.jpg


5.jpg


· PON光模块看起来很简单,速率不高,但实际上很难做,技术难点与其他领域不同罢了。

· PON光模块的主要下行广播方式与上行的突发模式

· PON的横向代际发展:EPON/GPON、10GPON、25G/50GPON

· PON的纵向代际发展:FTTB、FTTH、FTTR

· FTTR与工业PON的特点和市场趋势

· 当前10G PON的平滑演进与combo的概念

·  各类PON ONU/OLT的2010-2027市场趋势--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