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区分一下NPO与CPO
在2019年,CPO,co-packaged optics,把光模块/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共同”封装在一个基板上。
2020年的时候叫,Y6T288 Facebook的CPO第一代与第二代
在2022年的时候,又有些厂家把CPO1.0 与2.0分别叫做NPO与CPO,比如博通,NPO Near packaged optics,近封装。所以也有些厂家把NPO归类到CPO中的原因。
他们都不属于OBO,OBO optics on Board,也就是交换机芯片与光引擎在通过交换机那块大的PCB板实现互联的。
后来CPO/NPO为什么不通过主板的PCB互联,主要是性能与成本的考虑,如果把这块大PCB板换成射频基板,性能好,只是这么大的面积,很贵,只有很小的区域需要高频信号布线互联,不值当的。
但如果用照旧用便宜的PCB呢,电信号互联的损耗太大,整版功率增大,要么电信号频率上不去。
CPO/CPO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用一小块高价值的射频基板做交换芯片和光引擎的共同封装,便于降低电信号的高频损耗。
先开始叫CPO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后来叫NPO/CPO。
这俩主要的区别是,NPO,交换机的ASIC芯片是封装好的,里边有Die,和ASIC的封装基板。光引擎也是封装好的,有完整的光电信号处理过程。
也就是早期CPO的概念,这个时候,DSP仍然需要,所以博通的NPO给的引擎功率11-16W/800G
到了后期,CPO可以演进到,把独立封装的交换机芯片的外封装去掉,直接用Die与光引擎的部分互联,光引擎可以是封装好的模块,也可以是多Die(硅光芯片/电芯片/部分包括激光器...)3D封装的一个完整芯片。
博通给出的5.5W/800G的CPO功耗,与NPO功耗相比,就是砍掉DSP这块功耗之后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