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8T253 聊几句Lightmatter那个事

更新时间:2022-09-10 10:09:43 阅读量:503

闲聊几句吧,前几天在群里转了一个lightmatter的chiplet的封装,说比Intel和AyarLabs的那个要好很多。

Lightmatter上一次说他们技术很久,是关于AI的,说他们的AI芯片比Nvidia的芯片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原因是用光学波导做运算,和Nvidia的传统的集成电路相比,具有低功耗、高速率的优势。

对这个新闻,Nvidia拒绝评论

拒绝评论,画个重点

后来,Lightmatter放弃了AI这个技术路线,这一两月突然要搞CPO

给了个示意图,


1.jpg


Lightmatter说,这比Intel和Ayar Labs的CPO的集成规模要大。Ayar Labs和Intel为什么放在一起谈,一是Ayar Labs做硅光,Intel有GPU,二是Intel投资了AyarLabs。


2.jpg


是不是很相似。


3.jpg


Lightmatter说可以实现768Tbps的交互能力,这是传统封装无法实现的。

解释一下这句话。

可以实现(也就是现在还没实现)768Tbps的交互能力,这是传统封装(集成电路做金属互联)无法实现的

他们二者的区别,Lightmatter在8个集成电路制作的ASCI下方,有一个硅光学的芯片做光学互联


4.jpg


给个剖视图,更容易理解。


5.jpg


Lightmatter的光学互联,需要把电信号转为光信号,然后内部传输,再探测后转为电信号。

对比一下AyarLabs、Intel的互联,用集成电路的金属互联制作的。


6.jpg


用金属做互联,或者嵌入式互联,受限于金属的趋肤效应,不能传输“长”距离,但在短互联的优势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因为集成电路的工艺节点,已经到了7nm、5nm,而硅光波导比传统的波导要小,那也是400-500nm。


7.jpg


如果采用光互联,需要激光器把电信号转为光信号,进行芯片间的互联,继而再通过探测器把光波导转为电信号。


8.jpg


768Tbps,按照Lightmatter的说法,用的32Gbps调制器,每个激光器支持4个调制器。


9.jpg


6000个激光器,这就不说了吧,激光器无论是内置还是外置,失效率都是所有光收发通道中各个元器件最大的那个。

Intel是内置激光器,Ayar Labs是外置激光器。

内置激光器,由于串联电阻大,温度高,电光效率低,导致失效率比外置的要大一些,如果激光器的失效率10%(做过激光器90%的良率有多牛。很多激光器的良率只有30%,),

那么16个激光器阵列的失效率就是81.5%

24个激光器阵列,失效率高达92%

不知道lightmatter要放6000个激光器,要不要考虑技术的革新?


10.jpg


接着,我们聊一下为什么Intel早期就执着于光学短互联(Lightmatter的思路和二十年前Intel一样的想法),而2016年后Intel放弃了这个领域,改做现在用于光学长互联的光学模块

2004年Intel的光学技术综述的129-141页,聊的就是这个技术的挑战有多大,在短距互联节点,光的损耗比金属射频信号要低。但是综合分析下来,发现光学短互联并不是一个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的技术路线选择。


11.png


想当年2015年,硅光集成短互联超级CPU的巅峰时刻,集成了八百多个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等。

这和数以亿计的集成电学器件的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回到最前边,我们好像理解了为什么英伟达拒绝评价。

小结:

明天我要看两篇光模块的技术文献,这是即将到来的可实现的理想。

以后/未来,我要去咱们的空间站操作机械臂,这从理论上是有机会实现的,但是....



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