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模耦合的BiDi单纤双向分两大类,一类是波长间距很大,可以用一个介质膜分光片做简单耦合,另一类是波长间距较小,需要一个小角度片做和分波设计,这一类的应用有一部分厂家会补充一个反射片,小角度+反射组合成90度的转折光路,另一部分厂家则直接采用非90度光路,不再二次光路转折。
单模的结构,写过很多,接口的部分依然是考虑应力的变化较小的陶瓷与金属,用于适应单模的尺寸冗余性较小的环境。
相比较而言,多模的BiDi 光路,尺寸冗余较大,且传输距离很近,对于耦合效率无特别要求。
这种情况是在传统的塑胶透镜上多增加一个光路转折结构即可。
比如400G的SR4.2,需要850nm和910nm两个波长进行波分复用。借助阿里、正源、华为等厂的技术专利的基本类似的光路结构,我尝试简化一下结构,重新画图简单说一下多模BiDi的低成本结构。
传统的MPO连接器,PCB板上的VCSEL和PD做COB封装,注塑成型的PEI透镜和常规多模结构看起来基本类似。
PEI透镜便宜,只是热膨胀系数很大,适合低成本、传输距离短,多模光纤耦合冗余要求宽松,耦合效率要求不高的多模VCSEL和PD
如果要加一个透反射的界面,一般选用TFF的介质膜玻片 ,同样也是分光片中比较便宜的类型。
透镜与光纤的端口是一组,后面分光成两束光,分别通过各自透镜与光学芯片耦合,SR4.2的需要分850nm和910nm
比如这种类型的分光,黑色是水平端面的已经是BiDi的光,红蓝色是一束910nm,一束850nm,各种各样的结构,目的是一样的,一个波长透射,另一个波长反射,有效的分离/合束即可。
上周阳了,12月24号那一期的半导体光芯片内容解读没办法正常进行,现在是这样,原计划的12月31号的硅光集成内容不变动,照常进行。咱们这周六聊硅光。
原12月24日的半导体光芯片内容,挪到2023年1月14号。请大家伙儿关注一下变动。
实在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