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9T102 太原理工&光迅:43GHz EML

更新时间:2023-04-12 09:04:20 阅读量:1025

光通信研究是武邮自家的学术期刊,光迅是武邮体系中的光器件公司,昨天发布了EML的研究进展,太原理工与光迅合作研究的。

给了EML的实物照片,也给了DFB区的长度200μm,没有提供EA电吸收调制器的长度,而这个参数与调制带宽有非常大的相关性。


1.jpg


实物照片,比例是一定的。如果按照200μm的DFB长度来反推,电吸收区的长度在75-100μm之间。


2.jpg


EA结电容0.09pF,串联电阻2.45Ω,寄生电容比较大一些,0.2pF


3.jpg


仿真计算的带宽是19.8GHz,实测-3dB带宽43GHz,相当的好。


4.jpg


EML产业界常用对接生长,少部分是选择性生长或者是双有源层,武邮用选择性生长与双有源层结合的技术


5.jpg


截面量子阱,DFB区是双有源层,EA区是选择性生长,电吸收区与DFB区波长失谐为50nm,比之前看到的其他厂家数据对比,失谐范围较大,失谐太大会导致消光比不足,等光迅他们对这个EML后续的数据发布后可以对比来看ER。


6.jpg


对接方式生长的话,失谐范围不会互相影响,但是双有源层,在DFB区的下方是共用的吸收区量子阱,只是层厚不同,内部的应力有所区别,波长失谐范围会略增宽一些。

如果,选择对接生长的常用失谐范围10nm的话,在DFB下方会产生吸收,太原理工与光迅把失谐范围拉宽至110nm,在DFB区上有源层1310nm,下有源层1200nm(也就是1310nm波段不吸收,属于透明区),目的是降低这个结构的腔内损耗。

其次,选择了PNPN半导体BH结构的优化,把P型-InP限制层,改为掺Fe离子的半绝缘区。保留了n-Inp阻挡设计,避免金属离子互相扩散,这个设计与华为、Lumentum等厂不同,与三菱的一个结构类似。


7.jpg


DFB的光场,被限制在上方有源层


8.jpg


看图来做标定的话,有源层的宽度2μm


9.jpg


反推出来的两个数字,调制区 的垂直发散角降低,与光纤的耦合效率会提高。


10.jpg


11.jpg


BH结构,与脊型波导相比较,限制因子较大,在传统的PNPN半导体型BH异质掩埋结构,优化到一部分半导体,一部分半绝缘的Fe-InP掩埋,可以进一步提高限制因子。


12.jpg


记录一下光迅EML的优化结构以及数据。


2023年4月16日光学芯片封装专题解析

 


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