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9T179 海信 Nano-ITLA 硅基ECL可调谐激光器组装
(2022合集下)Y8T359 旭创可调谐激光器内置锁波结构,基于以太龙波长锁定
用一个或多个探测器实现基于波长响应的检测,来作为闭环负反馈端,将激光器的输出波长锁定为目标波长。
可调谐激光器会用到锁波设计,非可调谐的固定波长,也会用到锁波设计,比如现在相干下沉的O波段相干,比如这些年讨论的DML的啁啾管理,等等。
(2022合集下) 基于DFB阵列的可调谐激光器,基于以太龙的波长锁定
Y9T59 海信2x800G O波段相干硅光模块组装,基于以太龙波长锁定
(2022合集下) 再谈基于微环的啁啾管理激光器,也会用到以太龙锁波结构
整个的锁波结构,可以基于分立棱镜设计,也可以用PLC集成光学来设计,写过新飞通、Lumentum、住友、旭创、海信、华为、Finisar等厂的其中一些锁波光路....
如果是分立光学,比如分光片,Y9T184 分光棱镜,就有三个光学端面
棱镜的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要大,那么,但凡有折射率突变的界面,就存在反射,
Y9T47 区分一下FP滤波器、FP游标腔、FP标准具以及FP激光器,咱们的FP标准具本身是基于“共振”腔来实现波长相关的。
分光棱镜与以太龙(或其他分立光学界面)的端面反射,也会形成一个等效的“共振”腔,如下图,①是设计好的,需要的FSR波长间隔,②是寄生的FSR,这个寄生共振光谱,会降低波长锁定的精度。
探测器的波长响应,理想状态是幅度相等,正弦波(或FSR)的波长间隔只与波长,或换算的光载波频率相关。
如果这些棱镜,没有做降低寄生谐振腔的处理,则探测器的响应,出现很大误差 ,引用Lumentum的一个曲线,看一下。
如果在这些棱镜的光路中,增加抗反膜,也就是增透膜AR。(2022合集下) DFB的HR、AR膜系
有增透膜,可以降低寄生谐振,提高锁波精度
在光学结构里,如果再做斜端面处理,将反射光与原始光路进行分离,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锁波精度。
Y9T70提到过基于分立棱镜,或PLC、SiPh硅光等集成光学来实现的锁波结构,在之前的合集里也写过不少。
基于硅光集成的话,探测器可以用集成方式,也可以用外部分立探测器,硅基氧化硅等无源PLC的波导,则需要外部分立探测器。
如果是集成波导搭配外置探测器,由于波导间距很窄,探测器(2个或3个)一般用阵列方式。
那影响锁波精度的,则是不同光束之间的串扰,需要考虑探测器的光敏面与入射光斑的匹配,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以及串扰的抑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