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0T128 中电信:10GEPON与50G PON共存,提到其中一个技术难点在于提高50G PON的EML发射功率。
●Y9T334 华为50G PON共存试验(2023合集下)
●Y9T271 华为50G PON 1342nm 15dBm EML-SOA(2023合集下)
●NTT 用于25G PON的1358nm大功率EML+SOA(2021合集下)
今天略写一下,为什么平滑升级,光纤不动,但是从1.25G/2.5G的PON,到10G PON,再到50G PON,发射端的光功率要求会越来越高
PON用的是NRZ编码,每个比特信息,看成一个信号脉冲,1UI的时间宽度是t,这是时域信息,示波器看眼图的那个xxps
那么这个脉冲的频域响应,下图见过很多,幅度A(f)是频率的函数,与脉冲宽度t的关系。时域和频域的关系,咱们都吃过鳗鱼片吧,把鳗鱼擀薄(高速信号的脉冲时间很短,时域变窄),鳗鱼自然的就变宽了(频域展开,f和t是倒数关系)
也经常看到用幅度绝对值来表述的,因为我们测光功率看的是幅度的绝对值。
从这个角度来换算一下,几个PON的主要频谱宽度。
看上图的备注1啊,脉冲光信号的频谱宽度,和3dB带宽,和奈奎斯特频率,不一样的哈,定义不同。
在Y10T43看到一个功率密度谱的NRZ和PAM4对比,那个图只截取了下图红色线的部分,是坐标轴截取位置不同而已,现实的光模块不需要观察更高频的部分。其次是功率密度的幅度做了“归一化”处理。
那么,昨天Y10T128,我们把幅度先不做归一化,按实打实的绝对值来做对比,如果10G信号的Tx功率是3dBm的话,50G PON先把发端功率设置为3dBm,由于频谱很宽,我们的3dBm是积分功率,高速信号的频谱更宽,实际的单位幅度低了。
这么理解虽然看起来总功率是一样的,但是50G PON的功率密度降低,类似于三斤种子撒到一亩地,和三斤种子五亩地,种子密度不同。
50G PON的功率密度降低,可但是噪声密度是一样的啊,这会导致了在同样发射功率下,信噪比的实际降低
反过来,我们光纤不动,整个链路传输所需消耗的信噪比是固定的,那就增大高速信号的功率吧。
咱们以太网啊,PON啊,天天看的参数是发射功率,消光比,RIN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以换成SNR的,功率容易测试,SNR可不容易测。
这种发展规律,在相干模块就更容易理解,相干模块本身就用(O)SNR、SNR来做信号质量的标定。
下周六有个小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