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光模块,在收到系统侧发给我们的电信号,会发现在PCB、接插件....各种劣化后,阻抗失配啊、高频损耗啊....,电信号会变差。
光模块的接收端收到的光纤传过来的信号,色散啊等等,光信号也会变差。
一般光模块会设置一些“均衡器”用来做信号整形,让传输后的信号容易识别,避免误判,降低误码率。
所谓的信号整形,或者叫信号修补,或者叫均衡器,主打一个消耗大的分量,要么提前多给,要么后续多补。
消耗小的分量,要么提前抑制,要么后续砍掉。
主打的就是“平衡”,把劣化的信号整形到理想形态。
MLSE、FFE、DFE、CTLE....这些都是均衡器,光模块经常看到的FFE和DFE,给示意图的时候,会画一串延时,今天聊聊这个延时是干啥的。
FFE是前向均衡,DFE是反馈均衡,就是后向“负反馈”均衡。
我们的信号排列好,通过一定的速度在向目的地传输,前馈就是信号在出发点放一排补给人员,每一个跑步的信号路过这个补给点时,取应该取的那一部分。
上图红色衣服的比特,路过补给点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延迟”,补水点过去后,进入能量补充区巧克力站,之后,进入....,这是前馈的时延作用。
DFE后馈均衡的时延是跑完之后用来实际看看,也是补水,补能量.....
我们拆解下图信号,是时域信号表述。
在收到信号1,之后的第一个延时,检测一下,看看比理想值多了多少。
5tap、7tap,就是信号之后检测多少次,越多当然越精确。
FFE属于前馈,是大约摸估算一下,先补充一些,扔掉一些。
DFE的后馈,是能看到传输后的信号具体差在哪里了。就不是估算,而是实补。
当然,我们看到的减法也好,加法也好,是个相对量。
FFE的延时,DFE的延时,都是在信号奔跑过程,一下一下的修复,需要时间,无论是前馈还是后反馈。这些修复是一对一的高端服务。
CTLE,更简单一些,就是一个打包的补给袋。即使有些人水分消耗的少,有些人水分消耗的多,CTLE按每个人都是一瓶水。不会再次细分了。
当然,CTLE有补给包,也比啥也没有的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