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T15 旭创:量子点激光器外延工艺

更新时间:2025-01-15 10:01:20 阅读量:365

《2023合集》 旭创用于CPO模块的大功率CW 激光器,是基于InP材料的量子阱激光器,设计了很多抗反射的结构。

量子阱激光器对反射是比较敏感的,需要通过额外的抗反设计来降低RIN。

《光通信技术动态与案例-Y10卷》 英伟达等联合提出RIN OMA的测试方法修改

而量子点激光器则具有理论上的反射不敏感性,也就是天生抗反射。这也是很多厂家比较关注量子点的原因。


1.png


今天补充一个旭创的量子点工艺,这也代表更多的主流厂家对量子点技术的关注。旭创这个工艺是在GaAs衬底上制作的InAs量子点结构。


2.png


量子点是在InGaAs量子阱层采用SK工艺,在450-500℃下生长的。

3.png


晶体的外延生长,通常有三种模式,F-VDM模式,V-W模式以及S-K模式。

F-VDM模式就是层状生长模式,通常用于量子阱层,也需要晶格匹配或者基本匹配。咱们激光器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外延工艺。如果要用这种工艺来做量子点,可以先做微结构结构,再通过类似选择性生长来做等效量子点。有点像种地,先挖出坑,再撒种子。


4.png


还有一种是V-W模式,直接就是以岛状生长,原子与底部衬底的键合力很弱。


5.png


S-K外延生长模式,是广泛用于量子点成型的工艺,也叫作自组装工艺,先是层状生长,然后长几层原子后,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键合力,会自动组装成“岛”状。有点像磁性珠玩具的依靠“磁力”自组装的现象。旭创的量子点工艺,选择S-K生长模式。


6.png


有源区的量子点层,是多层叠加,用于增加输出功率。

7.png


多层叠加的量子点层之间,需要设立间隔层,来释放汉堡包结构的阱-点-阱层之间的应力,提高量子点的均匀性。


8.png


提高量子点分布的均匀性,可以降低激光器的线宽。

9.png


收集工艺案例


菲魅联系方式:18140517646


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