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T27 【通信基础】光芯片的气密性保护

更新时间:2025-02-05 10:02:51 阅读量:238

前言

去年春节的时候写了一点通信基础的内容。并且在2024年分10次,每次1.5小时,每次100+页PPT,做了解析。

又一个新年,再整理整理一些行业的基础内容,做一些解析。




进入正题

气密这个词,几乎伴随了光模块人的整个职业生涯。

为什么要气密?

光模块需要做光电信号转换,各种激光器调制器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各种探测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就是光模块的使命。

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这些核心的光学芯片,或是单独的分立的,或是阵列的集成的,最最常见的材料是化合物的材料,极少数用的是单质材料,如硅光集成的“硅”材料。

到现在为止,硅光集成这个技术在咱们行业依然算是“新技术”,而传统的化合物光芯片,InP激光器,GaAs激光器,InP探测器...,这些是我们几乎无法远离的材料。

看一段教科书的阐述,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从微观范围看,

  • 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

  •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从性质上看,

  • 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 化合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这句话画个重点)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这些传统的光学芯片的材料里,随处可见的In铟,Al铝,Ga镓...的元素吧

6.png



In铟,Al铝,Ga镓,属于“活泼金属”,这句话,

和前边的那句画了重点的另一句,化合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这就是传统光学芯片遇到的困境


7.png



大自然中给予人类水和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材料,但不是芯片所原因接受的。

氧气,会导致活泼金属被氧化,水就是氧化氢啊,也会导致活泼金属被氧化。


8.png



为什么需要气密?

因为光模块需要光芯片,传统的光芯片多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氢前活泼金属元素,极易被氧气或水汽侵蚀氧化,导致芯片失效。

气密保护,避免化合物材料与氧气/水汽接触。


9.png



那,如何气密保护?

选择那些原子分布结构致密,可有效阻挡水汽分子、氧气分子的那些材料。也就是渗水率很低的材料。

我们通常认为玻璃、陶瓷、金属,属于气密材料。而树脂等材料不算。


10.png



从哪里开始气密保护?

从芯片开始,咱们看各种芯片结构,会看到一个词,钝化层。这个层可以实现水汽隔离,比如氧化硅膜,氮化硅膜等等钝化薄膜,氧化硅就是玻璃材料或者水晶材料。

氮化硅,是常见的陶瓷材料。

还有各种电极,金属电极,金属可有效阻水,尤其是金,非常的稳定,不易氧化,也不会被水腐蚀氧化。

妇女们带金戒指,明晃晃的不生锈,但带个铁圈就会生锈,锈就是金属氧化物的一种称呼。

需要导电,就用金属,不需要导电就用玻璃陶瓷绝缘体,既不影响功能,也实现了“阻水”特性。


11.png



只钝化,就可以保护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了么?

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有失去保护的风险。

看一下光模块的尺寸与常见光学芯片的尺寸,表述都是几十毫米这个量级


12.png



光学芯片,一般用微米来表述,比如25Gbps的激光器芯片,150微米长,100微米厚,250微米宽...

如某家EML芯片,长650微米(0.65mm)。某家CW DFB芯片,长1mm

大约就是这个量级。


13.png



相干光模块里的调制器芯片,会大一些,比如InP调制器某家芯片长5mm,宽2.5mm,大约就是这个尺度。


14.png


做个对比哈,常见的大米,长5-7mm,宽2-3mm


15.png


光模块和一粒米的对比


16.png


激光器和一粒米的对比

17.png



由于激光器、探测器这些芯片非常的小,在组装过程中会用到陶瓷吸嘴、金属吸嘴来取芯片。


18.png


这像什么呢,咱用修车的大铁扳手去夹一个玉手镯,很容易控制不好力道,把手镯给碎了。

激光器芯片的钝化膜,是玻璃的,陶瓷的,很容易破裂,里边的化合物那是晶体,也很容易破裂。

另外,在后期的应用过程中,会经历春夏秋冬热胀冷缩...,会经历拿高放低,也有可能由于各种应力导致薄膜裂纹或晶体裂纹。

咱们寄快递衣服书籍包个塑料袋可以的,可玉器、瓷器,玻璃件,就不会仅仅简单包个塑料袋,否则这人的心得多大啊。


19.png


20.png


21.png


在芯片侧做了钝化,大多数场景,还会继续做气密性封装,比如TO,比如BOX等常提到的名词。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气密性封装,也是用玻璃、陶瓷、金属来做的。只不过比钝化膜要更厚实,保护性更强一些。


26.png


27.png


光芯片小,数量少,就用小一点的空间,如TO。

光芯片多,或者芯片很大,就用大一点的空间,如BOX。

对于气密性封装,不仅仅选择阻水材料,还需要考虑更多东西。

比如,腔内与腔外的气压。

空气里有氧气有水汽,会导致化合物被氧化,那用真空好不好,可以,但是有风险。

腔内真空,则会受到腔外大气压的产生的应力,很容易导致气密腔开裂。

通常选择便宜的干燥的无氧气水汽的惰性气体来填充气密腔,实现内外压力平衡,且避免产生化学反应。

氮气,就是一种非常便宜的惰性气体。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很高,制取纯净氮气所需成本很低。


28.png


另外,光模块需要考虑不同温度下的工作,那么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之间的结合处,有可能在温度变化,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开裂,水汽渗入,气密封装失效。


29.png


还需要考虑热膨胀系数的一致性,来实现长期气密。

30.png



以上呢,略聊一下传统的气密。

现在的硅光集成技术,也有端面气密的说法,是源于对光学的影响,水汽会导致光学模式的失控,损耗的变化等等因素。

这些呢,后续慢慢展开分析。


31.png


32.png


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