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T94 IMEC 硅基外延量子阱激光器进展

更新时间:2025-04-04 07:04:49 阅读量:55

在硅的大晶圆上集成激光器,是很多通信人希望看到的事情。硅的晶圆比传统InP晶圆要大很多。可以降低单位成本。

现在探索的技术路线有两大类,第一种硅上外延生长,第二种硅通过键合Inp晶圆实现增益层转移。Intel用的是第二种,华为、IMEC都在研究第一种。

一会儿写区别。先写IMEC的进展。在2015年,在朋友圈就可以讨论他家的技术,只是当时还只能实现光学泵浦的激光器,没办法实现电泵浦。

1.png



后来在2020年,IMEC通过窄脊结构降低了硅与GaAs的晶格差异导致的晶体缺陷。然后用这个工艺逐步设计了探测器,调制器,最后也解决了电泵浦激光器的激射。

今年的OFC,是对这个激光器提出了一个可靠性的数学模型。



2.png



这个异质集成的激光器,总体的激光器效率和发光功率,暂时还没办法达到商用化合物衬底激光器的性能。只是比之前的技术,有进步。

或者说,未来有希望通过硅基外延三五族技术逐步成熟,将来能替代昂贵的化合物衬底。



3.png



IMEC也给出了电流与波长的漂移系数,温度与波长的漂移系数。输出波长1020nm附近,这是GaAs材料的限制,不能输出更长的波长。



4.png



IMEC通过多种可靠性试验,以及LED与LD的对比,来拟合数据提炼数学模型。



5.png



看上图,在大的电流密度下,工作时间是个位数的小时啊,也就是很多工作在于如何进行数学建模,而非宣布可靠性可经得起商用验证。



6.png



好,回到前文提到的硅基三五族激光器的不同思路。

Intel不是在硅上外延生长,而是将InP衬底倒贴在硅上,进行亲水键合,再去除InP衬底。这样的话,原衬底是按照废料来丢弃的。有制造成本。之前写过多次流程,今天省略。

海思是在硅上直接外延的,但外延的是量子点的有源层。这个技术呢,可以依赖量子点来吸收一部分晶格失配导致的应力。但是外延的工艺是用MBE。

外延生长,咱们光学激光器有两大类设备,一个是MBE,另一个是MOCVD。MBE长的晶体质量更好,但成本更高。而MOCVD的成本相对较低。

Y5T308 激光器外延生长:一个用生命来工作的岗位

IMEC是用MOCVD来外延生长量子阱技术。



7.png



之前写过Intel的,也写过海思的,一起来对比一下。海思和Intel的硅基集成激光器的功率都比IMEC的要大,斜率效率也更高。



8.png



通过多个曲线来看,IMEC给出的斜率效率的值,我按自己的计算重新写上。否则几个数据之间就对不上了的。



9.png





6月21日,排了几个热点技术的解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10.png